当前位置在: 首页 > 如东新闻
如东新闻    
(转载)如东百姓“家门口”的文化新空间
发表时间:2023-10-30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陈咏华收藏与创作艺术馆
如东百姓“家门口”的文化新空间

日报讯(全媒体记者 张顾颖 姜宁惠)今年7月底,陈咏华收藏与创作艺术馆在县城三河六岸正式开馆,三个月以来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参观打卡,成为如东百姓“家门口”的文化新空间。

近日,陈咏华老先生正细致地为前来参观的人作着讲解。馆中一楼是“历代陶瓷厅”,从唐三彩到五大名窑及九大窑口等精美的瓷器,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一点不为过。在陈咏华的讲解中,各具时代特色的中国陶瓷化身时间的使者,带着参观者走进流淌的历史长河,触摸中华文化的厚重与鲜活。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吴女士说:“从欣赏了陶到瓷的发展历史,到明清家具、玉石、木雕等展示,再到陈老先生自己的作品,让我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希望小朋友可以在这样悠久醇厚的文化氛围里得到熏陶。”

陈咏华是国家一级作家,也是土生土长的如东人。他将文学和艺术造诣融入收藏人生,馆中所藏的展品凝聚了他半生心血,包含陶瓷、玉器、铜器、家具等各类艺术品千余件。陈咏华告诉记者,收藏的初衷,是为保护、传承传统文化尽一点力。年轻时候的他,曾在省文化局工作,辗转各地,奔波在收藏之路上数十年。“收藏让我心里很踏实,也很充实,能为祖国保存下来一些艺术品,我觉得很有意义。”陈咏华说。

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,与绘画、书法的关系,也十分密切,每一门都有学问在其间。陈咏华告诉记者,对他而言,收藏的过程,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。一件藏品收过来之后得先“鉴别”,这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。为此他大量阅读书籍、查找资料、向专家请教,并依靠实践经验,逐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。他手头一本发黄且破损的《中国古代瓷器基础知识》,便是最好的见证。

此次将半生心血从南京运回故乡,陈咏华收藏与创作艺术馆的落地,是老先生回馈给家乡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。参观结束,小朋友吴佳兴深受鼓舞:“这些文物都是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贝,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者,我要向陈爷爷学习并传承中华文化,坚定文化自信,讲好文化故事。”


 
上一篇:(转载)中国·如东第二十二届风筝会、2023年全国风筝邀请赛暨“小洋口旅游杯”江苏省风筝精英赛拉开帷幕
下一篇:(转载)洋口港通用码头顺利完成首船纸浆装卸作业

深圳市江苏如东商会   (www.szrdsh.net)@20018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025号创意大厦1103室   邮编:518000 Email:jsntrdsh@126.com